通訊:探訪在中國邊城二連浩特說漢語的外國客商

來源:中國新聞網(wǎng)

中新網(wǎng)二連浩特8月31日電 題:探訪在中國邊城二連浩特說漢語的外國客商

中新網(wǎng)記者李愛平

“這個多少錢?”“240元(人民幣,下同)”“能不能再少點(diǎn),200元?”“好,這個首飾盒歸你了……”


(相關(guān)資料圖)

8月31日上午,在中國邊城內(nèi)蒙古自治區(qū)二連浩特市的國際會展中心,一名巴基斯坦客商與前來購物的女士用漢語這樣討價還價。

2023中國(二連浩特)國際經(jīng)貿(mào)投資洽談會暨展覽會(簡稱“二洽會”)8月30日在二連浩特啟幕,為期5天的該次洽談會,吸引了俄羅斯、蒙古國、巴基斯坦、韓國、尼泊爾等多個國家的客商。

圖為2023中國“二洽會”開幕式現(xiàn)場。  李愛平攝

40歲的伊克巴來自巴基斯坦,能說一口流利漢語。他表示:“兩天來,因?yàn)槟苡脻h語與中國客商溝通,自己也收獲了不少訂單。”

曾經(jīng)在中國上海、黑龍江、廣州多地生活8年的伊克巴認(rèn)為,“在中國做生意,說漢語不僅可以交到許多朋友,也能了解當(dāng)?shù)氐娘L(fēng)土人情?!?/p>

對于參加此次“二洽會”,伊克巴介紹,他最大的收獲是“來這里可以與各國客商有更多國際化的交流?!?/p>

“二洽會”上,記者曾向外國客商詢問商品價格,他們無一例外都能用漢語作答,區(qū)別僅在于表達(dá)流暢與否。

二連浩特民眾董文說:“由于二連浩特的國際化程度較高,在這里外國客商會說漢語并不少見,個別客商甚至還會模仿當(dāng)?shù)厝苏f話的語氣語調(diào)?!?/p>

圖為2023中國“二洽會”二連浩特民眾與外國客商商討價格現(xiàn)場?! ±類燮綌z

49歲的王慶南來自中國福建,在此次“二洽會”上,他見識到了外國客商的漢語功底。

“在我的展臺前,這幾天不時有外國客商來購買金駿眉、普洱、大紅袍等茶葉,他們除了討價還價外,還會說出不同茶的口味。”王慶南透露,他對此很驚訝。

公開資料顯示,從清代起二連浩特便是中國貿(mào)易集散地之一。當(dāng)時在此談生意的商人多做“袖里生意”,交易雙方在袖子里兩手互搏,討價還價,“掐”出合適的、不為他人所知的價格。

1992年,二連浩特成為中國13個沿邊開放城市,彼時外國客商與中國商人交易時,由于語言不通,還曾產(chǎn)生“手語生意”,買賣雙方交易全程幾乎不說話,而是打手勢比劃,一掌為5元,一掌正反或兩掌是10元,點(diǎn)頭成交,搖頭作罷。

“如今在二連浩特,會說漢語的外國客商越來越多。”二連浩特商人趙龍?bào)@嘆于時代的飛速發(fā)展,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現(xiàn)在每天通過微信能收到不少國外的蔬菜訂單,即使不見面,也能做成生意。(完)

標(biāo)簽:

推薦

財(cái)富更多》

動態(tài)更多》

熱點(diǎn)